赵文胜一两年前,南京大商场纷纷开设画廊,构成了喧闹的商界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时至今日,这些画廊又纷纷萎缩。而耐人寻味的是,在这些“阵地”上,琳琅满目的各类精美现代装饰画却大行其道,销势火爆,金鹰购物中心仅此一项目平均销售额万元左右。这一冷一热,颇值思量。
书画市场的主战场向来是专业画店、画廊,而南京的大商场涉足字画销售,则是近年半途杀出的“黑马”。“金鹰”、友谊商场一开业,便开办字画经营;“新百”、中央商场二期工程建成,也先后大张旗鼓地推出“中央画苑”、“新百画廊”。名人字画进场销售,名家展览频频举行,确实热闹风光了一阵。然而近日笔者看到,400平方米的“中央画苑”顾客“门可罗雀”;近200平方米的“新百画廊”现代装饰画等工艺品占了半壁江山;“金鹰”、“友谊”的画廊退缩一隅,而重彩画、有机画、水流动感画、木贴画、摄影画、丝绵画、铜版画、七宝画、金箔画、铁木画等20余种现代装饰画,却“攻城掠地”,闪亮登场。
对此,“金鹰”总经理助理介绍说,商场一开始引“画”入店,是将其作为一类商品来经营的,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,感觉百货商场销售字画与市场不吻合,因为它存在着一般消费者文化层次、鉴赏能力不一和价格过高的局限性。相反,品种繁多的现代装饰画,装帧精美,色彩艳丽,题材丰富,价格适中,比中国画更有直观美感,更适应顾客实用心理,颇具市场优势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商场厚此薄彼,进行商品布局的调整,势所必然。
“中央”、“新百”等商场的老总都表示,大商场办画廊,初衷在于树立企业文化形象,以商养文、以文促商。然而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、著名画家宋玉麟却认为,其实南京的商场在这方面的经营主体思想并不明确。他说,国外的许多大商场如日本的“西武”、“东武”等都有著名画廊,目的借此或者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,或者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。但目前南京的大商场画廊两头都不靠:场地规模小,各种商品杂陈,环境较差,很难谈得上营造文化氛围;同时,商场又是一个大众购物场所,一般市民的艺术消费心理不成熟,购买力也不足,经营名人字画的经济效益不明显。在这种不尴不尬的状况下,商场画廊的前途暗淡。江苏省美术馆馆长、著名画家朱葵则认为,名人字画进商场受挫折,与商家缺乏市场宣传操作和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许多因素有关。商场搞画廊是商业主文明的表现,如果刚开了头就又缩回去,这是比数百平方米黄金场地“浪费”的一个更大损失。作为企业家应看到它的无形效益,以长远的眼光将商场画廊坚持下去。